最近的網路觀察常看到寫開發者用iOS APP可以賺多少錢或是創造多少曝光度之類的文章,卻十分少見用Android app賺多少錢,遊戲開發如此,應用開發也是如此,究竟是為何?國內可以說七天鑑賞期爭議,但連國外也很少相關文章…
好友 Jacob Chen (軟體工程師,Android開發者兼愛用者)提出了以下觀點:因為Android本來就比較不好賺…
因為獲利有問題,究竟是為什麼獲利有問題呢?是成本?是開發人事?我記得沒錯的話Java比較好寫阿。
再來好友 Yoshika Kyo (竹貓星球數位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)提出了以下觀點:
- 開發成本太高了,維護成本更高
- 目前android最少有三種常用尺寸(不含平板),如果是 web app 的就比例調整還好,但是有牽涉到較多視覺設計、版位調整的就很麻煩,開發是如此,維護也是,假設有個應用程式在iOS上,基本上只要做一次也只有一個,但是在android,就至少要設定三份
這麼多尺寸規格真的是痛苦,Android app始終沒辦法有質感與亮眼的app非常可惜…
沒想到請到了獨立開發者半路出來了(知名遊戲 Bonnie’s Brunch開發者),提出了很多關於遊戲app的觀點:
工具應用類型 App 的情況我不懂,但以遊戲類 App 來說,光是得考慮在不同行動裝置上的圖片解析度、介面配置以及記憶體容量,就是個令遊戲開發者頭痛的問題。
- 要做一流的遊戲,就得盡最大可能帶給玩家最好最舒適的視覺呈現,而不會因為裝置硬體的效能高低,造成遊戲品質的嚴重差異。
- 在 Android 上不是做不到,只是會非常地費力。如果要在大多數 Android 裝置都可以達到相同的高遊戲品質,我想不只需要很多的測試機和測試部隊,更可能要燒掉工程師的很多頭髮和腦細胞… XD相對而言,在 iOS 裝置上,目前只有三種解析度的分別,可以算是容易許多。
- 對於小型遊戲公司或獨立開發者來說,與其費盡心思在搞硬體裝置的相容性問題,我想大部分開發者會更願意把精力投注在遊戲性和遊戲內容上。
- 畢竟在遊戲上市後,我們想看到的是玩家對於遊戲內容與遊戲樂趣的討論聲音,而不是在說「我的○○機不能玩」或「為何不支援 xx 版本」這種事情上吧。 =w=我想這是為何許多的國外獨立遊戲開發者,會首選 iOS 平台為目標之故。
我猛然想起聯X科在大舉徵android app開發人才的原因,果然要下重本阿…該不會要大企業才真的能做出有獲利或是好的app吧?(高鐵的android app是由神x公司開發,但好像反應滿糟的…)
好友Chaoyou Ho(Android一般性user,雲科電子工程系學生)提出個小結: ios平台單純,所以比較多個人或小公司願意投入,而android即使同樣是android系統,不同手機牌子app都得有小細節要修改,成本較高。
我只能殷切的期盼,在王雪紅老闆關心政治議題之餘,能夠致力於先將解析度做一定規模的整合,或是三星等其他廠牌能夠商訂出一些規範,我想充電器都能標準化了,為何手機或平板解析度要這樣2.8吋到10.1吋各個尺寸都有?
我只能殷切的期盼,Google這麼龐大的企業體系,雖然不太靠android賺錢,但是能否把上述提到這幾點如同ics的ui設定好規範,以及把整個android market的開放以及審查制度調整好。
我只能殷切期盼,iPhone還要賣更好,這些人才會醒來…
Btw,HTML5+CSS3+JS不賴阿,只是還沒辦法跟app某些功能抗衡(照相機就有障礙了)
Ken Hsu
Latest posts by Ken Hsu (see all)
- 新創明日之星—未來醫生app讓診所智慧升級 打造更好醫療體驗 - 2018 年 10 月 17 日
- 戴季全控告Circle 總編輯一、二審皆無罪,感謝天遠律師事務所全體(內含法院判決書全文下載) - 2015 年 12 月 29 日
- 日最大手機廣告代理公司CyberZ戰略投資Offerme2歐米爾網路科技 提供廣告主在台灣與東南亞更強大行銷支援 - 2014 年 12 月 24 日
- Line, Beetalk, Cubie, m+即時通訊軟體大車拼 - 2014 年 05 月 27 日
- 米果的落後 數位化與數位內容的困局 - 2014 年 05 月 26 日
Facebook 留言
2 Responses to iOS app開發獲利與android app開發獲利簡易探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