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年我體會了身為經理人,經常會碰到二種思維的抉擇,不同的決策往往會讓結果大不同。對於“決策者”極為重要:
*****
第一種思維:選擇致力於「做」對的事?
這種選擇偏向於決策者在一開始,會以先從整個大環境和競爭市場上做完善分析,以便抉擇自己「不該做什麼」從而得知「該做什麼,才是做對的事」!
對於網路創業者來說,現今網路業極為快速,詭譎,多變,想要從外在環境中,知悉自己「做」的事,在未來3年之後,做的事到底對不對(會不會成功)?其實,非常困難(這也就是100個網路創業者,成功者可能低於5%的原因了)!
因此,我們會看到很多新興的網路創業者在做的事,常是在還未見到「有一定市場」,有感覺(fu)是「極富潛力的市場」就投入下去。風險極大的原因,不是因為不瞭解外在環境市場,反而是在分析了外在環境市場之後,自認是一個「潛力十足的缺口/商機」,從而以為自己在「做」對的(未來)事,一下子一股腦兒全力投入下去,最終還是以失敗收場!
由於外在環境(特別是網路業)已經多變到難以預測/判斷。一會兒,你會發又有新的技術/規格出現,或是”市場生態系“一個大變動(你在做的事,可能只是網路/新聞報導一時流行而已),導致早先做的判斷/分析,或自認在「做」對的事,可能一夕之間變成在「做」一件可以見到:失敗率極高,風險極大的危險事。
因此,對於台灣網路創業者來說,不是因此不用在意或“分析”外在環境和市場時局,而是當你覺得你在「做」對的事,或「解決」以為對消費者很重要的事時,應該更要留意「消費者的行為轉向」和「市場動態的轉變」。
否則後果很可能會是,原先看似在「做」對的事,不到2年,極可能會因自己太有自信,對未來趨勢,和從沒出現過的消費者的抱持「太過度想像/幻想」!最終,變成一場難以收拾,只能自圓其說的殘局!
*****
第二種思維:選擇致力於把「事」做對?
這套思維,決策者“相對”較不在意外在環境市場為何?轉而更在意和專注,如何在把公司「最核心」的競爭力不只做到最好,還要搶第一!
把「事」做對看似容易,其實有一定難度!因為,一件事的對與錯「標準」在哪?「方向」何去何從?結果就會大為不同。
舉例來說:一家網路商店在賣服飾,它致力於把「事」做對,成功(對)的標準設定在「成本極低化」、「市佔/規模極大化」。於是策略走向一個平價/便宜的大市場,獲得的也是一個「微利」但富有經濟規模的大賣家!
相對,如果致力於把「事」做對,成功(對)的標準設定在「獨特價值主張」、「鎖定特定客群/維持一定利潤」。策略將走向一個獨特的分眾市場,獲得將會是一個「忠誠度較高」有特殊愛偏好的獨特市場!
以上二種決策都是在致力於把「事」做對,但結果之所以大不同,不是單純在於外在市場環境的影響,更關鍵的因素在於對於「把事做對」的「定義/標準/方向」有一個全然不同的指標。
由此可知,當我們選擇致力於把「事」做對時,你必須清楚你的「標準」是跟誰「比較」?你才清楚自己的好,是很好、卓越,還是搶得(你定義的)第一。第一也不在只是限於市場規模、營業額大小,更取決於佔有市場上「獨特地位」、「擁有一大批忠實的粉絲/客群」或「清楚讓消費者看出差異化的價值性」。
*****
下次當你在做抉擇時,也許可以好好思考:你在選擇「做」對的事?還是選擇把「事」做對?二者之間有許多微妙關鍵之處,這個決定將很可能會導致獲得極大成功或一敗塗地!影響重大,值得深思而後行。
Book Smart vs Street Smart 殿堂智慧/街頭智慧
Latest posts by Book Smart vs Street Smart 殿堂智慧/街頭智慧 (see all)
- 江湖智慧27:你想創業嗎?成功創業家「共通的特質」? - 2012 年 12 月 22 日
- 江湖智慧26:把你辛苦賺來的「利潤」給吃掉的四種顧客? - 2012 年 12 月 13 日
- [Circle 客座]江湖智慧25:經理人下決策的「二種思維模式」? - 2012 年 12 月 06 日
- [Circle 客座]江湖智慧24:我認為「台灣網路創業」成功的三個階段? - 2012 年 11 月 26 日
- [Circle 客座]江湖智慧22:企業領導人面對「用人」的三個階段及挑戰? - 2012 年 11 月 14 日
Facebook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