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媽最近問我一個問題:為什麼捷運海報上多了很多奇怪的黑色正方格。那是什麼?
我回答她:是QR Code。她又問:那是什麼?
其實我也很想回問她:QR Code是什麼?能吃嗎?
會這樣疑惑的原因,不是真的不了解QR Code的定義。
由於智慧型手機的盛行,與App的爆炸式成長。前幾年開始,歐美等國家開始廣泛把QR Code這玩意丟到各種行銷管道如海報、影片、實體產品等等上。通常會導引你到一個產品或服務的連結、優惠訊息、公眾人物的互動平台或活動的頁面等等。這些小小方方的東西,因為易複製擺放,又符合現代人手機不離手的習慣,因此引起一陣流行。
前言扯完了,其實我這篇的重點是,台灣的QR Code最近也開始有了爆炸式流行之感。你從7-11外牆上冒出來的海報就可以看得到,行銷抄襲韓國朋友的創意。把掃描後的結果導引到購物網並期待你下單。
不只是7-11,捷運上、百貨公司裡、公車看板上、大樓外牆上,這個黑黑小方塊也開始佔據了一角。
其實它們都有個共通點:小小的,讓你幾乎忘了它的存在。
在這麼複雜的資訊畫面裡,QR Code小到彷彿貞子在掙扎爬出電視框框一樣,在做徒勞的召喚。而它的存在,讓你其實會會心一笑。因為這代表廣告委託商的OS:韓國歐美都有的東西,我們也要有!讓你每每在面對這些花團緊簇的海報時,會不禁有種想scan又不敢scan的受怕心情。
想想,在捷運月台上方的大型橫幅海報上,能夠輕鬆用手機完成掃描QR Code的生物應該除了復仇者聯盟的英雄們外,大概只有乘坐飛碟的ET才有這個能力(歐對了,他們還得使用地球上的智慧型手機,而且還要先下載有用的QR Code掃描App)。
就算是在車廂裡與百貨公司裡的牆面海報,通常整幅海報的設計也讓你目不暇給,連要找到QR Code的芳蹤都是困難點了,更別提真的使用了。那麼,QR Code真的沒辦法成功地成為新的行銷工具嗎。我倒不這麼認為。
一般來說,能夠成功吸引使用者目光,並引起掃描慾望,甚至點到連結頁面,做出有意義的下一步行為(如下單購買、認同品牌、推薦他人等等),這種設計必須要符合以下特點:
1.設計簡單,主意象鮮明
2.有創意的設計
3.有強烈吸引人的原素如便宜、時髦、與使用者需求符合等
4.大小適中
5.導引畫面有意義
6.適當的平台
我覺得美國內衣品牌Victoria’s Secret的一個活動海報就很讚。因為:
1.設計簡單:一個火辣的模特兒
2.有創意的設計:該穿上衣服的地方,巧妙地用QR Code遮住。
3.有強烈吸引人的原素:火辣的身材、甜美誘惑的臉蛋與令人想一探究竟的排版實在是男女通殺。
4.大小適中:考量到海報放在戶外,因此QR Code幾乎都放在正中間方便掃描的區塊。
5.導引畫面有意義:掃瞄QR Code,畫面會帶到模特兒的原本內衣裝照片,讓消費者目光直接定格在產品上。
6.適當的平台:戶外海報算是個適當的平台。若是在網站上放個QR Code反而有種脫褲子放屁的多餘感。QR Code是將實體導向虛擬的連結平台,因此像書報雜誌或海報這種平面平台會是適當的場所。
看完了國外的成功案例,誇張一點的說,我到現在還沒看到台灣有出現讓我覺得眼睛一亮、躍躍欲試的QR Code行銷案例。希望有天可以看到啊~
Carrie
Latest posts by Carrie (see all)
- 新版個資法來襲 行銷該怎麼做? - 2012 年 11 月 27 日
- 如何在一天內失去你的死忠客戶 - 2012 年 08 月 17 日
- 金曲獎觀看實錄之不死心還看 - 2012 年 06 月 25 日
- 使用者付費之後?從KKBOX音樂授權談起 - 2012 年 06 月 21 日
- QR code行銷術 - 2012 年 06 月 06 日
Tags: app, QR Code, 手機, 行動, 行銷
其實我覺得並非廣告代理商一定得放上QR code
時常是客戶想放耶~